造访千年瓷都,探寻四色文化--学院师生党支部联合开展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汲取奋进力量,扎实推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清明节前夕,在学院党委的组织下,纲要课教研室党支部联合研究生第一党支部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的足迹,赴景德镇开展“造访千年瓷都,探寻四色文化”的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师生们通过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汲取绿色、红色、蓝色、古色养分,在学思践悟中做到融会贯通、知行合一,有效实现了“两个课堂”相统一。
4月1日下午,师生们来到瑶里古镇,这座积淀了两千多年瓷文化和茶文化的历史名镇,有着“瓷之源、茶之乡、林之海”的美誉,处处流淌着古朴的明清风韵,数百幢明清古建筑依山傍水,掩映在青山绿水之中,风景秀美如画。瑶里,古名“窑里”,大量古矿坑、古窑址、水碓、古作坊等陶瓷生产遗址,让师生明白了为何瑶里是“瓷之源”。但昔日“一口窑,十里焦”,以及长年累月的采矿,给瑶里的生态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瑶里人痛定思痛,借改革开放春风,依托资源优势,走生态立镇、旅游兴镇之路,让绿色生态成为滋养古镇的生命之源,赢得了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国家4A级风景区、国家森林公园等9块响当当的“金招牌”。从“窑”里到“瑶”里,一字之变,古镇重焕生机,生动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与古镇的“绿”“古”交相辉映的是它的“红”。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皖红军游击队活动的重要区域,现有陈毅旧居、新四军驻瑶里留守处、新四军瑶里改编旧址等红色教育基地。1938年在这里举行的瑶里改编,是陈毅领导南方游击队改编成新四军的重要历史事件,是研究新四军历史的重要实例,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瑶里改编旧址在2013年3月5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纪念碑前,同学们怀着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敬献花篮,行鞠躬礼,参观改编旧址革命历史陈列馆和浮梁革命斗争史展陈馆后,大家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革命先辈的先进事迹,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自觉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传统,增强斗争精神,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不懈奋斗,永远奋斗。
4月2日上午,师生们来到了“中国第一县衙”-浮梁县衙。它是江南地区保存完整的古代县级衙署,整座建筑坐北朝南,错落有致,廊道相接,浑然一体,不仅保持了衙门特有的威严气势,又不失江南庭院的素雅、秀丽之美,是研究中国古代县级政权机构设置及功能划分不可多得的实物标本。值得注意的是庭院中有许多对联,阐述着功能、职责、教化、警示等多方面的内容,谈的是为官之道,警的是行为举止,说的是百姓家常,品的是人生道理。师生在参观中不仅增长了见识,也接受了一次生动的廉政教育。
中国陶瓷博物馆,有人说认识景德镇,得先从这里开始。它是了解中国传统陶瓷文化的首选之地,就像一座档案库,诠释了景德镇千年瓷业薪火相传,发展脉络完整的历程,让师生在参观学习中对景德镇由瓷器而形成陶瓷产业,进而登顶陶瓷制造业高峰,成为"瓷都"的发展历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每一件藏品,就是一册册生动的小档案,忠实记录了延绵千年的窑火怎样一步步孕育出瑰丽陶瓷文化,让大家叹为观止,自豪不已。
下午四点,师生一行来到江西直升机科技馆。景德镇被誉为“中国直升机工业的摇篮”,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示范基地”。江西直升机科技馆拥有直升机原型机和模型30余架,通过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方式,让师生沉浸式地了解了直升机发展历史、亲身体验了直升机组装与飞行驾驶的乐趣。这是新时期弘扬蓝色航空文化的有益探索,在科技的探究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启发青年一代心中的航空报国理想,让年轻一代能够“放飞航空梦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陶溪川文创街区,这个由政府打造的年轻人的造梦空间,见证了传统手工艺与当代艺术的相互碰撞,本土文化与外来元素的相互融合。这里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景漂”创客、艺术家和手工艺人,他们因热爱陶瓷文化结缘,又因相互交流学习,碰撞出新的火花。他们用不同的形式和风格表达对经典的传承,用传统工艺创造出活泼、新颖的作品,让千年陶瓷文化更加“火”起来、热起来、亮起来,景德镇滋养了“景漂”,“景漂”也成就了今日景德镇。
4月3日上午,师生们来到被誉为景德镇的“活化石”的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它涵盖了108条历经千年的老城里弄、400余年的明清窑作群落和70余年的陶瓷工业遗产,见证了景德镇的兴衰起落。如何留住历史文脉,传承陶瓷文化,再现当年繁华,成为景德镇人必须答好的时代之问,也成了师生们在参观学习时萦绕心间的问题。进入新时代,景德镇对老窑址、老街区、老厂区、老里弄等实施系统修缮,既保护了老景德镇的历史风貌,留住原有风貌、传统格局和文脉肌理,又将传统街巷与文旅融合发展多种业态融合,使之成为了景德镇的独特符号与文化名片。在“变”“与“不变”中,做到了既传承了陶瓷文化,也留住了城市记忆,让参观者在触摸古韵瓷都的历史脉络的同时,也聆听千年瓷都的文化故事。
在为期3天的主题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一路走、一路看,一边学习、一边思考。此次活动不仅是追寻足迹的过程,更是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时代价值和历史意义的过程。大家纷纷表示,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色,从红色资源、绿色生态和蓝色航空的历史中挖掘价值、在传承中锐意创新,让文化自信的“窑火”越燃越旺,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和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