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场馆思政课” 师生共叙航空情——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师生同台”教学活动
10月30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陆孝彭雕像前、航空科技馆开展“场馆里的思政课”。学院教师甘莉群联合校研究生“知行”宣讲团成员郭椿旭、航空宇航学院本科生张璐铭,与250514班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学生,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为主题,通过“师生同台讲述—情景再现—集体诵读”模式,打造沉浸式、互动式教学场景。
甘莉群以陆孝彭与南昌航空大学的渊源为切入点,讲述学校首任院长、“强5之父”陆孝彭院士投身航空、矢志报国的传奇人生,引导学生体悟科学家精神与时代使命。
在陆孝彭雕像前,郭椿旭以“一堂课的震撼”为题,回顾陆孝彭中学时期受爱国教育的经历,展现教育对青年报国信念的塑造作用,呼应“教育优先发展”理念。航空科技馆内,张璐铭在强-5飞机模型前再现关键场景:陆孝彭带领14人研制小组遭遇静力试验失败后,迎难而上终获成功的历程,诠释“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意义。课程尾声,全体学生齐声诵读陆孝彭培育航空人才的箴言,在激昂声中传承精神,印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理念——陆孝彭的一生正是其生动注脚。甘莉群勉励同学们传承其科研报国、航空报国信念,为祖国航空事业接力奋斗。
此次活动突破传统课堂局限,将教学延伸至校园文化地标与专业场馆,实现“课堂+场馆”深度融合。既增强了思政课感染力与实效性,更构建起“处处是课堂、人人皆主角”的育人新场景。
(图文一审:常青 图文二审:黎志华 图文终审:王位)
责任编辑:黎志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