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详细内容

新闻动态

走访传承红色基因 爱心赓续红色血脉
——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概论》课学生社会实践

来源: 发布时间:2021-12-28 10:49 浏览次数: 【字体:


为充分利用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发挥好思政课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关键作用。2021年12月19日下午,南昌航空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200221班共13名学生,在授课教师吴老师的策划下来到了原红一团团长杨上堃(长征强渡乌江17勇士)之子杨国兴老师家中,开展走访慰问红二代暨献爱心社会实践活动。

69c967f281054cee9e9ac7480954dc40.Jpeg

一进大门,杨老师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热烈地欢迎。看到家里来了这么多年轻面孔,杨老师感到特别高兴。同学们给杨老师送上水果和牛奶等慰问品,并给杨老师打扫庭院,搬运大件物品,积极帮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解决了他的实际困难。随后,同学们与杨老师围坐畅谈,倾听革命故事、追忆英雄事迹、尽享红色“精神食粮”。

b28c0a70eeca407880e0f170fa077de0.Jpeg

杨老师满怀激情地向大家讲述了红军长征时期,父亲杨上堃所在红一军团四团红二连在战火纷飞中的峥嵘岁月。在乌江战役中,身为连长的父亲主动请缨带领16勇士强渡乌江。勇士们英勇顽强、不惧生死,在刺骨的寒冬里,面对敌人的强大火力威胁,突破乌江天险,创造了一个连猛追敌人3个团的奇迹,获得中央军委授予“17勇士”的英雄称号。除了乌江战役,在血战娄山关、飞夺泸定桥、突破天险腊子口等长征关键战役中,其父亲所带领的二连多次担任先头部队执行主攻任务,在敌强我弱、敌众我寡的条件下屡次突破重围,为主力部队赢得重要转机。这位长征途中的英雄,在抗日战争中也屡立战功。最著名的是在黄土岭战役中,他父亲所部主力一团击毙号称名将之花的日军中将阿部规秀。新中国成立前后,杨上堃在江西解放以及剿匪作战中再立新功,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忆往昔岁月峥嵘,守初心砥砺奋进。杨老师的精彩讲述,给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同学们被革命志士们大无畏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他们从先辈事迹中汲取精神力量。最后杨老师殷切地告诫同学们:“父辈先烈们在艰苦年代中能够战胜敌人、走向胜利,靠的是坚定的理想、不屈的信念。希望同学们能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扎实学好本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听了杨老师父亲的感人事迹,同学们感触颇多。刘温馨深情地说:“一个个红色故事犹如一颗颗红色的种子播撒在我们心中。作为00后新时代青年,一定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增强本领,为祖国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董嘉伟感动地说:“听了杨老师声情并茂地追忆父亲的英勇事迹,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革命老军人迎难而上,不懈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这是浴血奋战的革命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永不褪色的‘传家宝’,我们应该继承下去,发扬光大”。罗睿君说:“通过聆听杨老师对其父亲英雄事迹的讲述,可以感知到革命军人,任何时候都能勇于担当、勇于牺牲、勇于奉献、全力以赴、尽职尽责做好各项工作。这对于我们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十分重要,要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行一行”。张艺宝感慨到:“今天的活动除了让我的灵魂深处受到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也让我感受到了献爱心志愿服务既是‘助人’,亦是‘自助’,既‘乐人’,也‘乐己’,以后我会多多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帮助更多需要的人”。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环节,红色文化资源的融入能够助力思政课实践育人功能的发挥,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对学生开展红色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要求。这次的走访慰问献爱心活动,实现了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不仅让红军后代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关心与温暖,也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展了大学生的社会接触面。而且通过深挖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将其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课堂外的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利用红色文化打好大学生人生的底色,突出了思政课在铸魂育人过程中的关键地位和核心作用。对于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感和获得感,浓厚学习氛围,提升学生的理想信念,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作用。(文/石星桥)

责任编辑:何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