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与桃李争娇艳,秋风兰蕙化为茅 ----记我院青年教师卢艳兰
她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硕士生导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研室主任,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研室党支部书记。200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博士学位,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主持完成省级课题3项,出版专著2部,参编《红色文化十讲》《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读本》等多部教材,在《湖北社会科学》《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获江西省第十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和全省高校优秀思想政治教育论文三等奖。多次荣获校、省级教学奖项,是江西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思想道德与法治》以及“全省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省思政课郭莉名师工作室”的核心成员。
“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身立德,不以穷困而改节”是她的处事态度,更是她的为人风格,如果要用一种花来形容她的话,兰花大概是不二之选---她就是我院青年教师卢艳兰。
萼片托梦想:三尺讲台育桃李,一支粉笔写春秋
兰花的萼片有3枚,作为思政课教师的她用她的3枚萼片,举托起学生的青春梦想。
她是学生眼中有仁爱之心的老师:“认真对待所上的每一堂课,真心对待每一个学生,践行以人为本理念,是我的职业追求。”卢艳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对思政课教师这一职业的热爱与奉献。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面对性格爱好、脾气秉性、兴趣特长、家庭情况、学习状况不一的学生,她始终精心加以引导和培育,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和发光点。任教以来她多次被评为校优秀主讲教师。教师这一职业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在她的教学理念中思政教师不仅要教授知识,更是要做引领学生更好成长和发展的启明灯、引路人,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
她是学生眼中有扎实学识的老师:“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从教以来,她不断完善自身职业素养、钻研学科发展规律、密切关注学生变化,不断丰富学识、增长阅历、积累经验,保证自己有充沛的专业知识,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此外,她还积极探索思政课教学改革,运用OBE、问题式专题化教学等理念和方式、借助超星、腾讯会议等平台,努力打造有温度、有深度又接地气的思政课。在她自己看来,她并不是简单的在讲授一门课,而是在演奏一曲思政的“交响乐”,对她而言,用心教学,潜心育人,将思政教师的“独唱”变为师生间的“合奏”是让自己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满足的动力。
她是学生眼中有理想信念的老师:卢艳兰始终坚守讲好思政课、培养优秀学生的理想信念。深入贯彻落实思政课改革创新“八个统一”重要要求,创新方式方法,积极开展“一线课堂”实践。通过“一路走,一路看;一边学,一边思”,不断将“一线课堂”的鲜活内容融入思政课教学,理论结合实际,用最通俗的语言、最鲜活的案例宣传贯彻好党的理论、方针和政策。同学们也把课堂所学知识与实地见闻很好地结合起来。此外她还充分挖掘社会大课堂的教学资源,把一线的工作者请进教学课堂,充实课堂内容,不断增强学生对党和国家事业的认同感,把单向的输出变为双向的师生互动,充实丰富了思政小课堂,实现了二者的有机结合。
花瓣涵真心:培根铸魂立榜样,启智润心育学子
兰花的花瓣有3片,作为硕士生导师的她用她的3片花瓣,呵护好学生的求知之心。
怀抱赤诚之心,她耐心培育学生:作为一名硕士生导师,她承担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等专业基础课程,认真履行导师职责,精心指导研究生开展研学活动,因材施教,谆谆教导,忠实践行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她始终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看待,爱心的付出和对工作的负责使他赢得学生的信任。“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耐心、负责、踏实的品质使得她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学生喜欢找她谈心,或请教问题、或分享喜悦、或寻求安慰,学生们都亲切地称呼她为“兰姐”。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最前沿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
满怀仁爱之心,她细心指导学生:她秉持着大爱育人理念,利用业余时间积极指导学生课外调研与论文写作,着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几年来,她悉心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思政课公开课比赛、研究生“知行”宣讲团、学术论文评选等活动并多次获奖,成为同学们专业学习的“引路人”、课外实践的“指挥棒”。在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方面,她更是不遗余力。只要学生来找,她都秉持“都是学院的学生,我有责任也欢迎他们”的理念,热心帮助、答疑解惑。
捧着奉献之心,她热心引导学生:不与桃李争艳,多年如一日她立足于自己的岗位,秉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理念,她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奋进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真正做到了坚守初心,铸魂育人。为人师表的她以身作则,勤奋敬业,严谨务实,对工作的严要求和高标准,成为他前行的使命,学生们也在她的影响下做到了学有型,做在行,勤奋学习、踏实科研。
蕊柱定基调:党建引领正清风,支部共建谋发展
兰花的蕊柱有1个,作为党支部书记,她用1个蕊柱,既展现先锋模范形象又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作为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研室党支部书记,她把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作为工作重点,先后到测光学院教职工党支部、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环化学院教职工党支部、南昌航空大学附属中学教职工党支部开展党的精神的宣讲活动;此外,还受邀为学校基层党支部书记和组织员围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论述、党建课题申报、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等作专题辅导报告,并为校内外的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讲授党课。主讲的党课《坚守初心 勇担使命》在江西教育电视台“党建好声音”栏目(2021年7月8日)播出。《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获2022年度学校“优秀党课”。积极开展党建课题研究,主持完成2项省级党建课题。先后获“2012—2013年度南昌航空大学优秀教职工共产党员”“2016—2017年度南昌航空大学优秀教职工共产党员”,2016年荣获江西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
作为党支部书记,她一直积极探索支部发展的新路径,推动党支部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在其带领下,德法课教研室支部获批学校第三批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立足于“双融双创”这一大背景,她贯彻“党建+”融合发展的理念,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创建标准化党组织,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此外,结合“党员+”融合教育模式,她积极探索师生党支部共建路径,拓展了教师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联合共建的工作思路,多次组织开展师生党支部间的学习交流活动,搭建两个党支部间学习交流的新平台,发挥教师党支部的思想引领作用,推动学生党支部朝着更高的水平发展。她还鼓励党员进行领学,号召党员不仅要自己学,还要带动更多人学,不仅要自己干,还要动员身边的人一起干,引导党员同志,坚定“四个自信”,争做“四有”“六要”好老师。
雨露不曾偏私,草木记得思谊,十四载春秋,她把热爱写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春夏秋冬;十四年时光,她把情感融入思想政治课堂的分分秒秒;十四个轮回,她把真心奉献给教育事业的点点滴滴。站在三尺讲台上,四季耕耘,她在平凡中坚守,在坚守中不平凡。处幽暗山林,以深耕育芳华,以静香制美艳,只为一缕幽芳,这是兰花的特性同样也是她的追求,她一心追求一腔情,一身朝气一路行,写就了教书育人的华丽篇章。 (张云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