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详细内容

新闻动态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开展“双师同堂”教学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1-02 17:07 浏览次数: 【字体: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江西省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的《全国“大思政课”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江西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改革实施方案》,持续推进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和构建“双师同堂”的课程形式,充分挖掘校内外各方力量,有效实现“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活跃思政课课堂的氛围、增强思政课课堂的效果,切实提高课程实效性。2023年11月1日上午,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文老师和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陈列保管科科长、副研究馆员刘小花,在B栋303智慧教室共同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生动的“双师同堂”思政课。刘老师以青春理想——南昌起义中的青春力量为主题进行了分享。


7c20aa73b317416cbacbd7e44085ff2c.Png

 

 004eb144a47c4a139350ab6c4e798f99.Jpeg


 

课堂上,刘老师通过详实的图文和生动的案例向同学们介绍了南昌起义爆发和撤退的过程。她通过数据重点强调:截止到2023年8月,南昌起义参加者2万余人,至今留下姓名者仅1178人。全体起义将士的平均年龄26岁,其中年龄最小的13岁,牺牲的烈士平均年龄25岁。起义将士们几乎都处在大好的青年时期,而他们大部分人为了崇高的革命理想而牺牲了自己。刘老师还向同学们陈述了贺龙将军在革命处在最艰难的时候,放弃了原本富裕的生活和地位而投身于革命。有人问贺龙将军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我的理想是让大家共同富裕”。对此,刘老师嘱托同学们,作为当代大学生,要把个人的道路抉择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树立国家意识、民族意识、责任意识,才能实现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


c5d4f0101e1749e6aa953ed750c708a7.Png22124731cab840f892d4d96466a593f8.Png

7fe72195da134c23a985c6bfa618000f.Png285639292de34a9f9eb27619c6d1a403.Jpeg


 

随后,刘老师与同学们展开了深入的互动交流。


cef37b7b621646d497a5991d7aae7d89.Jpeg

 

课程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听了刘老师的详细讲述,更加深刻的了解了南昌八一起义的历史和八一精神的内涵,感悟到革命先烈们崇高的革命精神和伟大的人民情怀。此次“双师同堂”以本土案例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提升了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获得感。

据悉,刘小花致力于南昌八一起义史、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馆史和革命文物保护与传承方面的研究工作,她在《党的文献》《党史研究与教学》《党建》《解放军报》《南方文物》《中国文物报》等核心刊物上和国家级权威期刊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苏区军政教育研究》《新媒体视域下馆藏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研究》《南昌起义后各方舆论考察》等多项省级以上课题,参与编写《八一记忆——文物背后的故事》《人民军队从这里走来》《八一南昌起义全史》等多本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