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开展“师生同台”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持续深化高校思政课“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改革,不断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2024年5月15日,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主讲教师杨文与23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詹子昊、何平、任纪旭开展“师生同台”活动,为百余名本科生带来了一堂精彩的红色文化课程。
课堂上,三位同学分别讲述了他们家乡的红色文化故事。
首先,来自九江的詹子昊同学,向大家讲述了南昌起义在九江策划的过程,第一面军旗在修水的诞生以及江西解放第一渡在彭泽“开渡”等革命故事。他指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有许多红色故事发生在九江,革命先辈在这块红土地上谱写了不朽的诗篇。
紧接着来自于都的何平同学,向同学们讲述了红军长征在于都集结渡河的故事。当时,8.6万人的中央红军在于都人民的配合下,渡河时敌人竟毫无察觉,直到突破第一道封锁线后,敌人才知道红军已经向西南突围。这段历史被后世誉为“30万人共守一个天大的秘密”,体现了于都人民的奉献精神。
最后,来自淄博的任纪旭同学,向大家详细介绍了淄博地区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发展及其英雄事迹。通过了解淄博地区的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可以激发人们的革命精神,激励人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发扬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课程中,三位同学的精彩讲述,引起了同学们的共鸣,大家纷纷发言,认为“新时代青年不仅要深入地了解党的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更要积极传承红色基因,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课程最后,杨文老师进行总结,认为“作为高校大学生,要积极学习党史国史,要了解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历程。同时,作为新时代青年要继承和弘扬党的革命精神,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须知,唯有坚定信念,才能坚持自我;唯有坚定信念,才能造福社会;唯有坚定信念,才能民族复兴”。
此次“师生同台”活动,加深了学生们对红色文化的认识,激发了同学们学习党史国史的兴趣,提升了“纲要”课的教学效果,使得“纲要”课更具针对性、趣味性和互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