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总书记的足迹 走进乡村看振兴 ——南昌航空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研室师生赴婺源开展“一线课堂”实践活动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有力推进江西省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改革,不断探索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新模式,2024年10月24日至25日,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研室师生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的足迹,走进婺源县江湾、秋口镇王村石门自然村和篁岭村,开展“一线课堂”活动。通过一线故事、一线案例和一线感悟,感受新时代新发展新变化,为思政课教师提供思想性、理论性资源供给,拓展思政课教师视野,为思政课教学提供鲜活的一线案例。
10月24日上午,师生们抵达婺源县江湾。江湾是一座具有丰厚徽州文化底蕴的古村落,不仅是国家级文化与生态旅游景区,更是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师生一行参观了江湾古镇内的萧江宗祠、江永纪念馆、公社食堂等红色教育基地,身临其境感受先辈们的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此外,师生们还前往歙砚制作工作室,观摩歙砚传承人沉浸式歙砚制作工艺,近距离感受歙砚非遗文化价值。
10月24日下午,师生们乘车前往石门自然村。在这里,师生们参观了秋口镇王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石门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家风家训教育基地、月亮湾竹筏码头、蓝冠噪鹛科普馆、月亮湾非遗馆和村外茶园等地。通过与当地村民深入交流,师生详细了解了石门村在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村社建设、乡村治理水平,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方面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师生们都表示收获满满,不仅了解了石门村独特的产业发展模式,同时也深刻领悟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如何结合自身优势走出一条精准产业振兴发展道路。
10月25日上午,师生们乘车前往篁岭村进行实地探访考察。通过与篁岭当地工作人员交流了解到,2009年后婺源对篁岭进行保护性开发,整改村落结构,经过整体搬迁、精准返迁、产业融入三部曲,将篁岭景区打造成一个全新大景区。“古村变新村,旧貌换新颜”,篁岭古村保护了生态,传承了文化,带富了百姓,创造了“篁岭模式”,成为发展乡村产业、实现乡村振兴的典范。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是对红色文化的深刻体验,也是对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更是对全域旅游发展模式的深入探索。师生们边走边看边研讨,开展现场教学,收集思政素材。此次活动收获满满,教师们纷纷表示定会将调研成果融入思政课教学之中,积极汲取生动有益的教学素材,用心体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伟力,把思政课讲深、讲透、讲透,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