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课 开展“双师同堂”大思政课教学
2024年11月18日上午,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课邀请江西省区块链数字安全与治理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江西省委组织部高层次人才服务团成员、吉安市“工作突出贡献奖”荣誉获得者、江西师范大学“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江西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黄欣博士走进教室,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王玉洁为2024级孝彭书院同学们同上一堂思政课。
课程以“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中国精神”为核心,以“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为主题,从如何认识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改革创新精神、为什么要继续坚持改革创新精神以及新时代理工科青年学子如何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并争做改革创新生力军三个方面,开展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授课,共探政策、共议热点、共扬中国精神、回应学生专业学习困惑,共创“双师同堂”。
黄欣博士一直致力于将科研创新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弘扬创新精神,开展创新研究,具有十分丰富的创新实践经验。课前,黄欣博士深入考察和分析了孝彭书院同学们的专业特点,并与学院王玉洁老师和孝彭书院部分学生进行了广泛沟通和交流,精心设计和打磨本次课题教学模式和内容。
课程伊始,王玉洁老师通过视频的形式导入课堂,向同学们展示了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历史上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会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并请同学们思考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实践、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哪些精神品格。从理论层面带领同学们一起认识改革创新精神的深刻内涵,帮助同学们在理论层面加深对改革创新精神的正确认识,并结合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显著特征。
随后,黄欣博士从理论与实践、与学科专业相结合的不同视角,以幽默风趣自然的教学风格,分享自己的求学科研和实践经历中,是如何一步步加深对创新的理解,并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三个感悟,进而讲授了新时代为什么依然要弘扬改革创新精神。紧接着,黄欣博士坚持问题导向,与同学们进行思想碰撞,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在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困境。他结合自己在学生时代如何开展科研创新以及在社会一线如何顺利将创新转化为实践的经历,帮助同学们认识到当下遇到的困境是正常且暂时的,并提出了青年学生如何更好地将困境化为新的创新动力的建议,增强了同学们的创新信心,以及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创新的意识,也彰显着教师以身作则弘扬创新精神的良好风貌。
课程最后,两位老师分别就本次课的主题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总结,同学们表示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也充分展现了思政课教学的不断创新。本次双师同堂课是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推动思政课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改革举措之一,整个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及时回应学生们的问题,并打破了理论与实践的隔阂,实现了思政课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问题的紧密结合,达到了1+1>2的效果,从而能够更好地引导青年学生自觉将中国精神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